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Na+、Fe2+、NO3-、SO42- |
B.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3+、ClO-、SO42- |
C.c(H+)/c(OH-)=1×1012的溶液中:NH4-、Cl-、NO3-、Al3+ |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Na+、K+、Cl-、HCO3- |
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 B.ClCH2CH2Cl |
C.BrCH2CH2I | D.BrCH2CH2Cl |
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A.乙醇的分子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量大 |
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
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的程度大 |
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 |
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A.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B.丙烯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
C.异戊二烯[CH2![]() ![]() |
D.2-氯丁烷(CH3CH2CHCI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
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称为羰基合成,也叫烯烃的醛化反应。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CH2=CH2+CO+H2 CH3CH2CHO。由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46.4 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B.CH3CH2CH2CH2CH3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