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34Se和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r>Se>Cl | B.热稳定性:HCl>H2Se>HBr |
C.酸性:H2SeO4>HBrO4>HClO4 | D.还原性:Se2—>Br—>Cl— |
右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
B.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Cu2+浓度将减小 |
C.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
D.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反应A(g) + B(g) C(g) + D(g) 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H 表示反应的焓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B.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增大 |
C.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H不变 |
D.反应达到平衡时,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H2(g)+![]() |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 +1.9kJ·mo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 mol—1,则含1mol NaOH的稀溶液与1mol的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也等于57.3kJ |
D.已知2C(s)+2O2(g)=2CO2(g)) △H="a" kJ·mol—1、2C(s)+O2(g)=2CO(g)△H="b" kJ· mol—1,则a>b |
用Pt电极电解含有Ag+、Cu2+和X3+各0.1 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回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A.Ag+>X3+>Cu2+>H+>X2+ |
B.Ag+> Cu2+>X3+>H+> X2+ |
C.Cu2+>X3+>Ag+>X2+>H+ |
D.Cu2+>Ag+>X3+>H+>X2+ |
某同学按如下实验流程提取海带中的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③步所需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分液漏斗 |
B.第④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H2O2+2I-+2H+=I2+2H2O |
C.第⑤步的CCl4可换成苯或酒精 |
D.该流程中分离出的碘可直接用作“加碘”食盐的碘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