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断开1molN≡N需要吸收akJ热量,断开1molH—H需要吸收bkJ热量,断开1molN—H需要吸收ckJ热量。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放热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N2和H2具有的总能量一定比NH3具有的总能量低 |
B.a、b、c三者的关系为:a+3b<2c |
C.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放出的热量必为(6c―a―3b)kJ |
D.形成1molN—H会放出ckJ热量 |
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
⑤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⑤⑥ | D.全部 |
M、N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M>N,它们可形成化合物MN2,由此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M、N不可能在同一周期 | B.M一定在N的下一周期 |
C.MN2肯定是共价化合物 | D.M、N可能在同一主族 |
如果把Cu、Zn与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表示为,则下列能表示原电池的是
A.![]() |
B.![]() |
C.![]() |
D.![]() |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
B.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
D.AgCl是还原产物 |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定量NaOH稀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据,来推算一定量的稀H2SO4和NaOH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
B.用沸点数据推测能否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 |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 |
D.用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