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企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1988年设立的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欠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农村商品交换的频繁
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