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2)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材料三:
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3)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
材料四: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4)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5)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建立了达赖、班禅册封制度。哪位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六: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友好相处、和平交往是主流,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落。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认识(不得摘抄材料)。
( 10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1分)
(3)图2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1分)
(4)回顾图4人物领导的这场运动中宣传民主与科学的主要阵地是什么?(1分)
(5)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6)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1分)
比较隋朝和秦朝,它们有哪些相似地方?
20世纪至今,大国博弈,世事变幻,看得各位史家也是醉了。
(1)二战后,美苏两国由反法西斯的盟友变成冷战的对手。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全球化和多极化。请列举一个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国际组织,并说明其宗旨;因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使多极化进程充满曲折,举事例说明。
(3)简答一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根据下边简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填出简图中A、B、C、D代表的事件?
(2)简图中的D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