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列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
|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D.电力的广泛应用 |
由私人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
|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期间 |
| C.戊戌变法期间 | D.清末“新政”期间 |
下列不属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的是
| A.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 |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C.清政府采取奖励工商业的做法 |
| D.收回利权运动的促进 |
甲午战前,在内地创办的许多企业大都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 | B.为摆脱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
| C.便于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 | D.香港的对外交通便利 |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 A.一战期间 | B.甲午战后 |
|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 B.江南制造总局 |
| C.开平煤矿 | D.上海发昌机器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