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贤明的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颁布均田令,给农民分配露田、桑田;唐贞观年间,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明清统治者减免赋税、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上述史实说明
A.统治者和农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B.推行均田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
C.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稳固政权的基础 |
D.重视农业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 B.“存天理,灭人欲”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你将选择()
A.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B.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
C.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遭:“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