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
| B.传播基督教 |
| C.改变落后地区社会面貌 |
| D.建立新国家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A.美国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 |
| B.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 |
| C.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 |
| D.主张继续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
|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
|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
|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
| B |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
| C |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
| D |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
| 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
|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