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项目 |
1920年产值(亿元) |
1936年产值(亿元) |
年增长率(%) |
官僚资本 |
1.84 |
2.22 |
1.18 |
民族资本 |
2.51 |
16.32 |
12.41 |
合计 |
4.35 |
18.54 |
|
该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A. 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B.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C. 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 | 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
B. |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
C. |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D. | 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
(2015年广东卷文综22)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
(2015年江苏卷历史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