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项目 |
1920年产值(亿元) |
1936年产值(亿元) |
年增长率(%) |
官僚资本 |
1.84 |
2.22 |
1.18 |
民族资本 |
2.51 |
16.32 |
12.41 |
合计 |
4.35 |
18.54 |
|
该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A. 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B.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C. 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仔细观察下图,图中艾德礼的承诺是指
A.《社会保障法》 | B.《疾病保险法》 |
C.《贝弗里奇报告》 | D.《伊丽莎白济贫法》 |
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刺激社会消费 | B.缓和社会矛盾 | C.改善劳资关系 | D.美化政府形象 |
“二战”后,欧洲经济破败不堪,人民生活十分艰难。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西欧各国全面复兴。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利用美国的援助 | B.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功能 |
C.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 D.欧元的启用 |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运用财政和信贷手段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市场。其主张的实质是
A.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 | B.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垄断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