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9条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 )
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纠纷 | B.通过法律维护公民私有财产 |
C.用法律的形式维护市容市貌 | 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
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 | 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 |
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 | 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 |
陆南泉在谈论苏联经济时说:“落后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用集中的方式来整合它的资源,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落后地区,但是这个过程也存在很多弊端和潜在的问题。”作者评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赫鲁晓夫的改革 |
阅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图》,符合其逻辑关系的是
A.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
B.①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②是19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 |
C.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D.③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④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 |
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
A.东西半球平等的交流 | B.欧洲工业文明的到来 |
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 D.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 |
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
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
C.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 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