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
|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 C.人文主义精神 | D.人生而自由意识 |
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
| C.甲午战争——台湾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
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
| A.平等交往 | B.学习西方 |
| C.依法治国 | D.公平竞争 |
李鸿章在有关兴办工商业的奏折中说:“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两),又铜、铁、铝、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军费征收)。各省诸山,……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酌提一、二分归官,……可以养船、练兵。”以上材料表明,洋务派举办工商业的目的是
①维护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②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
③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开支④建立近代化的中国工业体系
| A.①③ | B.②③ |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言论摘自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其中体现维新思想的是
①“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②“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
③“我国只知造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不知富强之本”
④“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