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溶解度:甲>乙>丙 |
B.50℃时,在100g水中放入33.3g乙,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
C.若要从甲溶液(含有少量乙)中提取甲,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
D.50℃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 |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都是纯净物
C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完全相同 D 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石器 | B.青铜器 | C.铁器 | D.高分子材料 |
小玲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材料 |
B.食品安全 |
①毛织品和棉织品的区别-燃烧后闻气味 ②钢筋混凝土、汽车轮胎-复合材料 ③玻璃、陶瓷、水泥-无机非金属材料 |
①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物质,不能饮用 ②含有塑化剂的食物、饮料不能食用 ③黄曲霉素-属于有机物,霉变食物不能食用,会诱发癌症 |
C.低碳经济 |
D.用化学“眼观”分析 |
①改造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②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
①区别食醋和酒精-闻气味 ②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③用水灭火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未知数据计算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0 |
0 |
0 |
反应中的质量(g) |
6 |
2 |
3 |
① |
反应后的质量(g) |
② |
0 |
③ |
④ |
A、①为7 B、②为4.5 C、③为3.75 D、④为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