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流)。
(2)甲界限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甲界限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母)。
A.气候 | B.河流 | C.地形 | D.土壤 |
(3)填表比较我国南方村落与北方村落的人文差异。(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能填一个序号,每个序号只能填一次。)
①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②一年二熟至三熟 ③陆路运输为主
④水运 ⑤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⑥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
南方村落 |
北方村落 |
耕作制度 |
|
|
传统运输方式 |
|
|
传统民居特点 |
|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连续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沿海行》、《行走西藏》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沿海行》路线图
(1)《边疆行》摄制组从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丹东,其行程大约是()
A. |
5000千米 |
B. |
10000千米 |
C. |
20000千米 |
D. |
40000千米 |
(2)《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起点分别位于()
A. |
广西、辽宁 |
B. |
广东、辽宁 |
C. |
黑龙江、广西 |
D. |
广东、山东 |
(3)《边疆行》摄制组采访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沿海行》摄制组经过了我国最大的渔场。
(4)《行走西藏》摄制组分别沿滇藏、川藏、青藏、新藏四条公路到达拉萨,其中与铁路并行的是公路,与其并行的铁路是被称为"天路"的。
读"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2)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武到山东省的青岛输电线路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有高原、山脉、平原。
(3)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人口密度(大、小)。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 B. | 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力度 |
C. | 国家政策的调控 | D. | 自然条件的差异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山脉,它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从某一方面具体说明此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B、C、D三处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3年的雅安地震都发生在。(填字母)
读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2)看图分析,两国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两国储量都很丰富且大量出口的矿产资源是。
(3)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中部的地形为,澳大利亚至今生存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请列举一例。
(4)巴西境内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流域内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
(5)巴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A. | 大豆 | B. | 玉米 | C. | 咖啡 | D. | 香蕉 |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中山站在南极点的方向。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3)当我们滨州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现象。(极昼或极夜)
(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 海啸 | B. | 气候变暖 | C. | 板块的运动 | D. | 注入的海水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