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下列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 B.公交出行,少用私车 |
| C.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B.干冰升华 |
| C.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 D.通过蒸馏制取纯净水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
|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
| C.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固体质量的关系 |
| D.向盐酸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 A.铁粉(铜粉) —— 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
| B.CO2(HCl)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 C.NaOH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
| D.CaO(CaCO3 ) —— 加水,过滤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
|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