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此处材料反映的思想可能是( )
A.卢梭 | B.孟德斯鸠 |
C.康德 | D.伏尔泰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
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 |
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 |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削弱了中央集权 |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
A.都是中央集权制 |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