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体现的美国的意图。根据苏联史实说明美国是否实现了材料中划横线处所说的“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欧解体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中国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仁宇曾指出: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他所说的“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系列电视剧《马大姐》的歌词中唱到“有一个大杂院,住着街坊和四邻”,其中“四邻”应产生于

A.宗主都护制 B.保甲制 C.什伍制 D.三长制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以下是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都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都重视农业生产
C.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假如你生活在雅典伯利克里时代,你可以看到

A.五百人议事会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公民大会形成的决议
B.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
C.布维斯带着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雅典公民大会
D.公民大会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
②工人阶级是先锋军
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山东省
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