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幽风》之《七月》全面细致地描写了一年四季之中凡耕田、养织、狩猎、祭祀等各种物候农事活动。学者方玉润说:诗歌吟咏的是一种体现生活之趣的农耕生活,“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另一学者蒋立甫认为:“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三千年前奴隶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阶级矛盾。”对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诗经》是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 |
B.《风》是研究西周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重要资料 |
C.历史认识和历史结论受史观的制约具有主观性 |
D.后一学者的观点更能体现史学研究的价值 |
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1970-1973年的逆差,如表所示,这种现象表明( )
年代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73年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①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
③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④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 | 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 | B.分权制衡原则 | C.共和制度 | D.主权在民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