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学习中,某同学笔记整理了如下内容:“普法战争”;“巴黎人民起义”;“五月流血周”;《国际歌》。他这堂课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B.巴黎公社革命 |
C.法国大革命 | D.第一国际 |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
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和平交往和暴力冲撞。其中以暴力冲撞逐渐打破亚欧大陆相互闭塞的局面,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融合的历史事件有()
①希波战争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③布匿战争④阿拉伯数字东传
⑤忽必烈发动的统一战争⑥罗马的扩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⑥ | D.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