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而且,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也使他受益良多。他推崇中国儒家学说,对孔子尊崇有加。他说:“孔子只诉于道德,不宣传神”。……一句话,伏尔泰重视中国文化,完全是为了“为我所用”,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
——《重读伏尔泰》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四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他是如何“借中国文化表达自己的启蒙思想”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英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革命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进行无记名投票;平等选举;评论员选举废除财产资格要求;议员应有报酬;议员每年六月进行大选。
——《人民宪章》
材料二: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兴起一百多年来发展特点的概括。
(1)材料一是哪一次工人运动的革命纲领?工人阶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及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指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为宣扬这次革命运动的精神,鼓舞世界无产阶级斗争而创作的歌曲是什么?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成为哪一运动后期的主流思想?这一理论由“理想到现实”在中国又指的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3) 两个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冰因修筑了哪一水利工程获得后人如此称赞?这一水利工程修筑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
(3)由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兴修联系到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设,说说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在近代饱经沧桑,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写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间以及这个政府的性质。(2分)
(2)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军在南京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3)南京何时解放?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2 分)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说明"南京市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2分)
任务三: 思考感悟
(5)写出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感悟。(2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