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26日上午,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的“2013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开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企业家与学者共计2000余人聚首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交流合作信息,探讨合作途径,共谋发展大计。此次论坛共举办152场会议活动,在巩固科技、能源、金融、旅游等领域对话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扩大非资源和民生领域合作,对话领域和内容板块融合地区热点、国家战略及陕西西安元素。国务院副总汪洋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传承丝路精神 促进共同繁荣》的主旨演讲。欧亚地区拥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是最具增长活力和消费潜力的地区之一。只要相互开放市场,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就可以成为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
材料二 : 2014年,我国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要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
材料三: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壮美愿景。
材料四 :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运用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成为欧亚各国的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应如何作为。
(3)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6.7
35.8
35.3
35.1
34.8
34.5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5.5
43
42.5
42
41.7
41.2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材料二:随着居民生活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2月10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京津冀区域尤为严重。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2月19日,环保部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严新政”,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应对雾霾天气。
材料二: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2月28日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赞成2875票,反对56票,弃权26票。)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2)上述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加强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出到2020年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目前,我国居民公共假期已有115天,《纲要》将进一步引导国民提高旅游休闲质量,促进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最终把美丽中国的建设成果转化成为广大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出台《纲要》的理由。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天蓝”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之一。但是近来全国很多地方接连出现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约占四分之一,其中私家车快速增长、我国油品质量低是重要原因。汽车尾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各尽所能、齐心协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产、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根据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要求,说明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政府、企业、公众应如何作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