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 年 2 月 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日”和“公祭日”的确立
①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②说明拥护祖国统一是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有利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明我国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这体现了耶鲁大学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但事实上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

A.真理与谬误结伴而行 B.真理和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以谬误为基础 D.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美国梦带来了金融创新的傲慢,带来了全球经济引擎的信用,带来了高额回报的预期,虚拟经济世界的诡异,把半梦半醒之间的人引向那里。梦醒时分,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却阴影笼罩……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哪些警示?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

约翰·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外部经验和内省的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C.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D.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