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简要回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已大大超过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75%。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一国占了43%,我国仅占了不到4%,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为此,我国适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材料二: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用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及举措。
(2)结合材料二,分析发展蓝色经济的意见所遵循的唯物辨证法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一:当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党和政府强调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材料二: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究学习。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1)材料一中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材料二中“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请你就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项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
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攻关、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活动,建立了玉米、稻米、小麦、葡萄等多条完整的产业链,引领了中国数亿农民的生产;坚持食品安全生产底线,为中国数亿消费者提供了健康营养的产品和生活服务。中粮集团的发展壮大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中粮集团的成功经营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用材料中所给的序号填空并回答问题:
___A_____→ 获利空间增加 → ____B____→ 供过于求
↑ ↓
____D____← 生产缩小 ← 获利空间缩小 ←____C____
(①价格上涨;②价格下跌;③扩大生产;④供不应求)
(1)正确的序号填写是:A______;B______;C_______;D_______。
(2)上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
(3)试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简答题:
(1)市民甲2010年买了一套售价为148万元的房屋,首付88万元后拿到了房屋钥匙,剩余60万元做了房贷。三年后看到升值不错就卖了出去,恰逢此时黄金价格上涨,于是他又用所得款中的一部分购买了黄金存入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分别执行了哪些职能?
(2)“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这里凝聚着母亲心血的“衣”是商品吗?
(3)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