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下列措施能够体现这一政策基调的是
①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②降低金融机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③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④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A.①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
|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
|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 A.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
|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
| C.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差异性 |
|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
在我国农村改革,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B.物质财富创造者 |
|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 D.精神财富创造者 |
有人说:“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这句话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 B.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索取 |
| C.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 D.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
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来,5000多名大学生满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扎根基层,服务在农业、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基层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①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③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理想
|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