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青年的成长,关乎着社会的发展;青年的价值选择,决定着民族的灵魂与文化的传承。某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完成以下内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从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到林则徐把兴修水利、解民于困苦之中作为其人生理想,到现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这些“治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兴修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于人民。
材料二: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发扬这些“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一:
图:2012年第一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①“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当信心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②2012、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③2012、2013年浙江省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消费者比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较乐观。
材料二:
表:2012—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CPI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TRSSCG)情况

时间
项目
12年第1季度
12年第2季度
12年第3季度
12年第4季度
13年第1季度
13年第2季度
13年第2季度
13年第4季度
GDP
8.1
7.6
7.4
7.9
7.7
7.5
7.8
7.7
CPI
3.8
2.9
1.9
2.1
2.4
2.4
2.8
2.9
TRSSCG
14.9
13.9
13.5
14.9
12.9
13.0
13.3
13.5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文化霸权主义是指在文化交汇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强国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强行推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力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从而推行强权政治的思想和行为。
(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评价文化霸权主义的思想和行为。(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发展中国家抵御文化霸权主义提两点建议。(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鼓励和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从事对外文化贸易业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增加对文化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支持文化企业拓展出口平台和渠道,鼓励通过新设、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业务。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上述举措蕴含的经济学道理。(12分)
(2)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需要提高文化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文化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道理。(10分)

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对抗与冲突和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是冷战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大国之间的冲突和对立甚至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冷战结束后,以亦敌亦友、挑战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逐渐浮出水面。世界越来越需要大国之间抛弃零和思维。
材料二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并且日益成为现有国际体系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关于“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关两国面对的共同挑战越来越多,“没有北京和华盛顿的联合行动,解决世界上最严重的问题是难以想象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关原理,说明大国之间为什么需要抛弃零和思维。(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论证中美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