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名句和文学文化知识识记。(10分,每道横线1分)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                 。        (高鼎《村居》)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③出淤泥而不染,                  。        (      《爱莲说》)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⑤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蕴含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美学追求的两句诗是:              ,              。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⑦同学三年整,结下友谊深。在这即将毕业临别赠言时,你一定会想到许许多多表达友情的古诗句,请选取其中能体现旷达乐观胸襟和深厚友情的两句送给你的好友。                 ,                   。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词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2)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4)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
(7)崔颢的诗《黄鹤楼》写出日暮怀归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错、漏、添字不得分,共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李商隐《无题》中用比喻和双关手法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的诗句是
③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比喻的修辞写出内心有无穷苦闷却无法解脱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的人》诗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是从鲁迅先生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来的。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2)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5)《天净沙·秋思》中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6)我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古诗词中蕴含这一道理的句子也很多,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默写。
(1)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2)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
(3),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8),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惶恐滩头说惶恐,。(文天祥《过零丁洋》)
(10)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1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3),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4)生于忧患,。(《孟子》)
(15)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根据提示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4),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7),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10)李白在《行路难》中,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世途艰难,寓含无限惆怅的诗句是: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在朋友的鼓励下意志坚定,振作精神的诗句是:
(12)《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内容上相照应的句子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