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据扬子晚报报道,今年“五四”青年节,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主题文艺活动专题节目导演组分别从支教、创业、村官、科技、军队、生态保护6个领域选出6位杰出青年,代言“青春中国梦”。我省“状元村官”,石磊名列其中。
石磊,16岁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县状元的头衔让众人艳羡;可是他20岁却下基层当起了村官,这又惹来所有人的瞠目。2010年6月,他高票当选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业绩出色,石磊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他现在还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假如你是校长电视台的记者,在晚会现场对石磊进行采访,你打算提一个什么问题?(50个字以内)
根据石磊的事迹,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个字以内)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自贸春风劲,乡村显风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海南的乡村建设将更显独特优势。
你看,牙寒古黎村,那深深浅浅的绿色在田间尽情挥洒,弯弯曲曲的小路向村落中延伸,错落有致的屋含掩映在槟榔丛中。好客的村民,淳朴的民风,热气腾腾的生活,一切都那么美好tián静,构成一幅风格清新、令人①____(A.心旷神怡 B.栩栩如生)的水彩画。若是清晨,云雾在远远近近的山岭缭绕,飘飘荡荡,山岭②_____(A.历历在目 B.若隐若现)。小山村上空chuī 烟袅袅,飘出阵阵柴草的香气,响亮的鸡鸣划破湿润的空气,在山岭间回荡。村旁路边的草丛间,山泉水哗啦啦,昼夜不息。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儿…… 牙寒古黎村 ,山灵水秀,生活和美,一定是你心中的向往 !
(节选自《系列人文与地理资料》,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挥洒
②tián 静
③chuī 烟
④回荡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仿照画线句子,拟写一句宣传语,向国内外游客介绍牙寒古黎村。
如图,请从两幅图画中任选一幅,简述其内容。(70字以内)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年级( 1)班决定围绕节日开展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有关端午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寒食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B.相传楚人因不舍屈原离世,便划船追赶拯救,后来演变成了赛龙舟的习俗。
C.为了驱毒辟邪,人们常在端午节这天将艾草挂在门口,或将桃符挂在门上。
D.端午节人们通常要玩龙灯、吃粽子,到了唐宋,粽子成了端午节必备食品。
(2)根据下面的提示,将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填在横线上。
非连续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悦读
材料一
2020年2月28日,江汉方舱医院被称为"清流哥"的年轻人治愈出院。时间回到2月5日,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一名年轻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的新闻迅速走红。有的网友感叹这位年轻人面对病毒时的淡定,更感慨书籍的魅力。于是许多人重新翻开纸质书籍,嗅到了久违的书香,更有人发出内心感悟:有书相伴,真好!
材料二
材料三
2020年疫情时期的世界读书日注定是不平凡的。在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安徽组织"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频大赛"和"图书惠民月"活动;黑龙江推出"书中自有春日"融媒策划,读者可以在快手抖音平台朗诵与春天有关的作品并接力上传视频;贵州举办2020多彩贵州全民阅读马拉松快闪赛,参赛者用6个小时阅读一本指定的书……
曾经,阅读的场景相对局限,书店、家中或图书馆最为常见。如今,公共阅读设施越来越便利,"24小时书店""社区书店""城市书房"等新型阅读设施开进社区、街头、商场和超市。在北京隆福寺,一家名为"更读书社"的新型书店,读者不但可以购书,也可以借书。它开发的24小时无人值守城市书房,读者凭借一卡通或身份证就能刷卡进入书房借书或阅读。在宁夏银川,随着"纸享阅读"智能书柜的出现,纸质书可以像共享单车一样触手可及:读者线上下单,送书上门,最快3小时内就可以将借阅的纸质书送到读者手中。
材料四
阅读离生活到底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人觉得,更近了。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50万种,精深的、经典的、时新的,都能读到。互联网也提供海量读物,且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刷新阅读的内容、体验场景,人们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但也有人认为,距离更远了。尽管信息唾手可得、阅读触手可及,但仍有不少人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萌生"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焦虑。此外,信息爆炸、良莠不齐,也增加了获取知识的隐形成本。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一位作家曾说: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他父亲的书架上有什么书。如果家中缺少书香,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也不太会把阅读当作人生习惯。因此,全民阅读活动应该把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作为主要抓手,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资源和阅读指导。
阅读不仅能给人以知识,还能给人以智慧。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
材料五
我国每年人均读书不到5本,和有的国家人均十几本的阅读量相比,的确不高。一方面是热爱阅读的群体阅读量有所增长,一方面是不读书的人总也不爱读,双方的拉锯导致数据僵持不前。年人均读书4本多一点,这个数据已经徘徊了10多年,而这10年正是中国出版业大发展的10年,无论是图书品种的丰富性还是内容质量,都是历史最好的。更何况,今天只要动动手指,图书就会送到家,电子书更是便利到无以复加,可国民阅读量就是迟迟不能突破5本大关。
(摘编自互联网、《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是没有"清流哥"的走红,人们就嗅不到久违的书香,认识不到读书的好处。
B.贵州的"全民阅读马拉松快闪赛"融入时尚元素,比安徽的活动形式更好一些。
C.阅读跟人们的距离更远了,主要是因为信息爆炸、良莠不齐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成本。
D.阅读不仅让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让人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结合材料,简述国民年均阅读量迟迟不能突破5本大关的原因及对策?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据很多老师反映,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现状不容乐观,于是"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对此专门做了调查统计。统计数据见图。
材料二:"好的问题"是探寻一个目标,直指目标核心,解决当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是能与对方形成深度交流的问题;是能让提问者变得更积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的问题。
(1)请观察图片,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2)阅读了材料二,你一定了解了"好问题"的几个特征,现在你班将举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点燃青春激情"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向书中人物提问,帮助青春迷茫、沉溺在网络和小说的虚拟世界中的同学找回初心,重燃信仰之炬。
目录 |
|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
贺龙二三事 |
"真正的"红军 |
红军旅伴 |
彭德怀印象 |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
游击战术 |
在长沙的日子 |
红军战士的生活 |
革命的前奏 |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
红军的成长 |
"红小鬼" |
第五篇 长征 |
关于朱德 |
大渡河英雄 |
(有删节) |
过大草地 |
|
采访提纲 |
|
采访对象 |
|
采访目的 |
|
采访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