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称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生产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图为长春市极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 C 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 A、B、C 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甘蔗、栽桑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等养鱼,塘泥肥田,构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根据上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套活动厦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京津冀地区 |
东北三省 |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
23798 |
11335 |
13094 |
12957 |
61184 (52.2%) |
增速均值 |
14.8% |
15.5% |
12.2% |
10.7% |
9.1% |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6:52.1:41.9 |
4.9:49.8:45.3 |
10.0:45.7:44.3 |
12.8:49.7:37.5 |
|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5.1:54.6:40.3 |
4.1:52.4:43.5 |
9.5:47.2:43.3 |
12.5:50.4:37.1 |
14.6:52.3:33.1 |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 ;② 。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 ;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
A.劳动密集型 | B.资金密集型 | C.技术密集型 | D.资源密集型 |
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 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其发展受外资的制约性很明显,受地区 基础和 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 ,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劲日显不足。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 与合作,构建以 、 、 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