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地(位置见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 海拔较高 | B. | 纬度较低 | C. | 距海较远 | D. | 植被较好 |
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 B. |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C. | 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 D. | 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
下图是1986 ~1996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S B.GPS C.GISD.RS下列有关图2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1988年~199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
B.1990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
C.1990年~1995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库车与东北地区的长春、沈阳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据表可知,西北地区的气温与东北地区的气温比较
A.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高 | B.全年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
C.夏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 D.冬季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气温低 |
造成两个地区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的差异 | B.海拔高度的差异 |
C.日照时数和地形类型的不同 | D.太阳高度角的不同 |
乌鲁木齐比长春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的大陆性强 | B.气候的海洋性强 |
C.海拔比较高 | D.海拔比较低 |
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
B.山东丘陵 |
C.江南丘陵 |
D.兴安山地 |
本地区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 B.水污染 |
C.次生盐渍化 | D.红色荒漠化 |
位于我国37°N的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观察日出日落时记录到:日出为北京时间7点04分,日落为北京时间18点16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学校所在经度是
A.106ºE | B.110ºE | C.114ºE | D.139ºE |
这一天
A.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 B.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 |
C.该地昼夜等长 | D.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各题。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更肥沃 | B.热量更丰富 | C.地形更平坦 | D.水源更充足 |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A.年总蒸发量减少 | B.地下径流减少 | C.年降水量减少 | D.自然灾害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