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生物膜上存在协助 通过的物质 |
B. | 生物膜对 +、 +、 -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
C. |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 |
D. |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
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3:2:3 | B.4:4:1 | C.1:1:0 | D.1:2:0 |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除哪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A组、B组和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
B.B组和C组育种的原理分别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
C.A组和B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
D.C组r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 占3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 解旋酶作用于①②两处 |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 C + G ) /( A + T )为 3 : 2 |
C.若 ① 处后T变为 A ,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变化 |
D.将该基因置于14N 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后,含14N 的DNA分子占3/4 |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体 |
B.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 |
C.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丙处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 |
右图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12小时 |
B.DE段一般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
C.AB段主要变化是核仁核膜消失 |
D.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