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 |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点等高的位置 |
B. | 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
C. | 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
D. | 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B.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乙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已知黄光照射到某一金属表面上能够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换成任何其它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
B.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C.若将黄光换成蓝光,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
D.若只将入射光的强度增强,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C )
A.水平力F一定变小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一个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它在滑动时的位移方程为(其中,x单位为m,t单位为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A.该物体在0-4s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为8m
B.该物体在0-4s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为10m
C.该物体在t=4s时速度为8m/s
D.该物体在0-4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11m
关于光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A)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
C.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实验验证了物质波存在的人 |
D.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