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这句话
①违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包含了对立统一思想
③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④未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 A.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
| B.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同质化 |
| C.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警惕文化入侵,加强文化安全 |
| D.美国文化产品贸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 |
端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过端午节,也吃粽子情有独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强制性的特点 | B.潜移默化的特点 |
| C.包容性的特点 | D.深远持久的特点 |
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这体现了
|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
|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
|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
| D.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
|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
|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②文化和人没有任何区别
③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