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俗语、比方,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选项与成语“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C.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 D.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其原因是(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②人的意识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规律客观性的有( )
A.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C.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当你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就你与教室的空间位置而言,你是静止的,但同时,你和教室都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着。这说明( )
A.运动和静止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B.运动和静止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一个事物有时永恒运动,有时暂时静止,有时既永恒运动又暂时静止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 B.可知性 | C.客观实在性 | D.主观能动性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不懂得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D.不懂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