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Ⅰ和Ⅱ串联,接在不计内阻的稳压电源两端。开始时Ⅰ和Ⅱ阻值相等,保持Ⅰ温度不变,冷却或加热Ⅱ,则Ⅱ的电功率在()
A. | 加热时变大,冷却时变小 | B. | 加热时变小,冷却时变大 |
C. | 加热或冷却时都变小 | D. | 加热或冷却时都变大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电阻R1=R2=25Ω,D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
B.通过R1的电流为2![]() |
C.通过R2的电流为![]() |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00W |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所有卫星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
B.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 |
C.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h |
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取g= 10m/s2。则()
A.物体的质量m =" 3.0" kg |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 |
C.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2.0" J |
D.前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 |
概念是物理学内容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物理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比值定义法是物理概念中常用的一种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即用两个已知物理量的比值表示一个新的物理量,如电容的定义![]() |
B.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的影响,斜向上抛出一物体,则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
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
D.圆周运动是一种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其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力的合力 |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有边界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平面(纸面)垂直,磁场边界的间距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竖直方向运动,线框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线框上、下边始终与磁场的边界平行。t=0时刻导线框的上边恰好与磁场的下边界重合(图中位置I),导线框的速度为v0。经历一段时间后,当导线框的下边恰好与磁场的上边界重合时(图中位置Ⅱ),导线框的速度刚好为零。此后,导线框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回到初始位置I(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中合力做的功与下降过程中合力做的功相等 |
B.上升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比下降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热量的多 |
C.上升过程中,导线框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
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