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1月发布实施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的出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力举措,彰显了法治精神,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理念的科学实践。
查一查:(1)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说一说:(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因有哪些?
某校团委积极行动响应国家"节俭令"。开展一次针对学生中的浪费现象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想一想:(3)调查结束后,要撰写调查报告,你认为一份合格的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环节?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中存在浪费、追求高消费(如:买包装精美物品、追求名牌)等现象较为严重。
议一议:(4)为响应"节俭令",培养勤俭节约这一良好品质,现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提示:写出倡议要点,至少2点,4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为实现"中国梦",积极响应国家"节俭令",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从我做起!
为此,我们倡议:
|
××中学团委会
2014年5月15日
2011年暑假,几位同学商量去旅游,去哪里好呢?小红主张去游名山大川。小亮建议去看大海,大成极力主张参加江西省的“红色旅游”,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讲了几点理由,把其他同学说的心动了。
你认为大成会说出哪些让人心动的理由?
目前,中国的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美国一件售价为49美元的商品,拥有品牌的人能赚10美元,经销商能赚8美元,制造商则只能赚30美分,中国的大部分制造商赚的都只是这30美分
材料说明了什么?这一现状给你哪些启示?
2009年7月,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暴力恐怖分子砸,烧公交车,货车、警车、小卧车等共计627辆,其中184辆车被严重烧毁,共导致633户房屋受损,总面积达21353平方米,被烧毁的房屋29户,13769平方米,共造成197人死亡,超过1600受伤。事实表明,“7.5”打杂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是一起有热比娅之流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名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你在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材料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万亿元,超过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在谈到家乡变化时,展示了一组自己亲手拍摄的照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以下是其中几张照片的说明词:
照片一(拍摄于1978年):肚子吃不饱,只能穿破袄。
照片二(拍摄于1986年):新鲜蔬菜城里卖,粮食加工火起来。
照片三(拍摄于2009年):科学养殖奔小康,家家户户有楼房。
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处处都在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祖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即可)
最近在网上出现了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叫“晒工资”。就是人们把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工资条在网上公开,通过对比看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表达增加工资收入的愿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是一届全国人大三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是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蛋糕”分的合理,会促进社会走向和谐,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谈谈你对分好“蛋糕”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
(2)材料中说,“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请回答,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