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了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
B.水稻产生的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会造成过敏反应 |
C.修饰的结果是使该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得以表达 |
D.若水稻转基因成功,一定可以在后代中检测到该基因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都有消化功能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④⑥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⑥ | D.①②③ |
试管号 |
I |
II |
III |
某酶 mL |
2 |
2 |
2 |
pH |
8 |
8 |
7 |
温度℃ |
60 |
40 |
40 |
反应物 mL |
2 |
2 |
2 |
右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
有人据图作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
B.在5时~9时之间,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时~15时最大限制因子是光和CO2 |
C.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时~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是促进作用
A.正确的是①② | B.正确的是② | C.正确的是①②③ | D.全都不对 |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
A.甲同学: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
B.乙同学: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 |
C.丙同学: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
D.丁同学: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c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下移、右移、上移 | B.下移、左移、下移 |
C.上移、左移、上移 | D.上移、右移、上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