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约1.7万字的报告中,“改革”的字眼一共出现77次,赢来满场掌声。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改革就是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和申遗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公众参与的问题,它不仅是《联合国宪章》的要求和作为世界遗产需要考核的内容之一,也是运河遗产带内公民权利的表征。大运河遗产保护重视公众参与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③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漫画《公牛挤奶》讽刺了某些人()
①主观臆断,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②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③消极懈怠,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④盲目蛮干,违背了客观规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是政府的奋斗目标。还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干一寸胜过说一尺。下列与“干一寸胜过说一尺”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B.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C.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③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密封40年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观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这一神奇现象说明()
①植物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②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的联系发生作用
③事物具有的联系构成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特殊植物脱离自然环境的制约也能获得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