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201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期间收到的各项议案中,“保增长,重民生、扩内需、调结构”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在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2)上述材料揭示了人大代表的哪些权力?
(3)人大代表在履职时要做到反映百姓心声、为老百姓办事。这反映了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他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6分)
(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拾掇、黏稠,癞蛤蟆、荦荦大端 … … 这些词你能写时几个?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时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6分)
(2)“拯救汉字危机”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辩证法启示?(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8月全国粗钢产量、消费量增长情况表(同比增长:% )

材料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市场目前只有约7亿吨的消费需求。2013 的粗钢产童约为7. 8 亿吨,产能约为11亿吨,在国际上,通常将80%的产能利用率(实际产童/生产能力)作为评价产能是否过剩的标准。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一般来说.某商品产能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价格的变动。请结合问题(1)得出的结论和所学经济知识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映这种关系的示意曲线,并分析这种变动对钢铁生产企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加快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是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贸区将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对投资与贸易由“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重监管、轻审批”、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如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等、拟采取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应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
材料二国务院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试验区制定特殊政策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政府应如何行使其职能。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为加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一年来,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而铺张浪费仍普遍存在。不论是高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很多人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一天弃食60多吨,每年约倒掉2亿人的口粮,只要回收到5%丢弃的食品,就可以养活大约400万饥民,国人“舌尖上的浪费“,让人触目惊心。
材料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013年1月, 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新闻联播》报道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材料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内参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某校草拟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征集倡议。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一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进行分析。
(2)依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相关知识提出两条倡议,并写出理论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