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下列对“中国式过马路”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多数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②社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势在必行
③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自觉抵制该行为
④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二: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据1999年7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产品供大于求,售价持续下跌,是近年来市场给钢铁企业出的一道难题。对此,邯钢人没有听之任之,坐等市场好转,而是把“冷市场”当作一次技改的好机遇。邯钢人的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俟机而动 |
B.应抓住时机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
C.办事情应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
D.主、次矛盾都不容忽视 |
“拯救森林,筷行动”公众环保项目由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起,旨在倡导公众从拒绝一次性筷子做起,共同保护森林资源。“拯救森林,筷行动”体现的哲理是()
①有了量变就有质变②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B.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D.想问题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