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6月24日,河南郑州市教育局、文化局、工商局、公安局、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校园周边环境检查工作。通过排查发现,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很难保证;学校周边车辆普遍乱停乱放,部分学校门口上下学时无交警执勤;学校周围的商店和无证小摊小贩向学生出售三无产品、自制生熟食品、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商品以及烟酒等。
还发现,不少学校周边200米以外有网吧和游戏室,不按要求营业,一些网吧允许学生通宵上网,加大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课余时间管理的难度;部分学校处在小区之性强,流动人员杂,安全性较差等。学校周边环境存在“脏、乱、差”的问题,让老师和家长非常担忧。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郑州市政府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检查工作体现了什么政治道理?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4月20日,2011年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欢送院士专家时指出,以院士专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科学发展的稀缺资源,要把最稀缺的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此次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由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家单位举办。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的意义。(8分)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试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9分)

材料: 2006年4月2 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美国耶鲁大学,并发表重要演讲。胡锦涛主席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主张吸纳百家的优长,兼济八方的精神,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从材料中看出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10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日益重视网络民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8日下午来到中国政府网考察,并在线与网民交流,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国家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
材料二网民言论是言论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在我国,公民的网上言论如果不违反《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则任何其他机关、个人、团体、党派均无权干涉。网民也不能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国家利益。
(1)党政干部重视网络民意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何意义?(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有利于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4分)
(3)有人认为“政府只要重视发挥网络作用,就能够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0分)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在意网民的意见和建议(12分)

材料一:春节农民工返乡休整。休整期也是谋划期:年后到哪儿打工更划算?西部某省的小张看了报纸上的《2008—200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下图),决定留农家乡打工。

材料二:中部、西部地区高唱“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将返乡农民工当作宝,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技能、有经验的农民工回流。农民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一种趋势。
材料三:“民工潮”自1989年出现以来,曾经是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但从2003年起,“民工荒”的现象却开始在东南南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至今“民工荒”已成了东南沿海省份的常态,大有向内陆省份蔓延的趋势。有人说:“民工荒”是个伪命题,“技上荒”才是事情的真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解读图中信息并说明小张为手什么决定留乡打工。
(2)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劳动力资源向中西部流动的原因。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民工潮”“民工荒”“技工荒”的社会现象。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受国家一系列房价调控政策转影响,2010年全年房屋销售价格呈现先扬后落的态势,4月份涨幅高达17.3%,年末回落到8.5%。另有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100个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放缓,2月份仅土涨0.48%。但不少开发商也表示,虽然房价上涨的幅度放缓,但短期还不会降价销售。
材料二: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人认为: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树立权威,让房地产商把价格降下来。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家国伦理”对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