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台风、酷热、暴雨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
(1)请指出人类社会中的一项可以导致大气中 CO2浓度上升的活动: 。
(2)气温升高,某些植物生长受阻,下图一提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种原因,即高温不利于 。
(3)有研究表明,每当一种植物灭绝后,由于 或栖息环境受破坏,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多种动物灭绝。因此气候变暖可能降低 ,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脱落酸有促进叶片脱落的功能。上图二表示一个验证脱落酸有此功能的实验,1~4 是剪去叶片的叶柄,对1做了如图所示的处理,那么,应选择 作为对照组,处理是 。
(5)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某学习小组计划探究这两种激素在大麦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上是否存在拮抗作用,步骤见以下图解。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AGPaes基因1如何使水稻表现出低产(淀粉含量低)的性状?。
(2)用γ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培育高产水稻品种。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因而突变为AGPaes基因2而获得高产水稻突变体品种。在该突变基因中,若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单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3)研究表明,普通野生型水稻中拥有许多决定稻米优良品质的相关基因。
①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型水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
②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
③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减少。我国不同地区的普通野生稻种群之间,含突变基因的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下图为培育转基因小鼠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
(1)若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
(2)过程①注射的激素是,过程②须进行处理。过程⑦采用的方法是,为获得较多基因型相同的转基因小鼠,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则表明小鼠体内的目的基因已表达。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培育无病毒植株、育种及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等生产生活实际。下图为番茄植株的培育过程。分析回答:
(1)①过程中使用了酶,获得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不宜过小,以防止细胞原生质体。
(2)铺平板类似于微生物接种,该过程必须在旁进行操作。平铺板中添加蔗糖的目的除了提供营养外,还有作用
(3)同一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图中属于再分化的过程是(填序号)。
(4)多倍体番茄植株所结果实中维生素含量更高,若想培育多倍体番茄,可选择在图中的过程③中添加进行处理,也可以选择在过程⑥中添加进行处理。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其中ZZ为雄性,ZW为雌性。回答以下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条染色体。下图是家蚕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图,如图中a=,则该曲线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如A时期以前有部分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b=。
(2)在家蚕遗传中,影响家蚕幼虫皮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P1、P2、P3……等16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由该组复等位基因构成的基因型共种。基因P1在家蚕体内复制需要等条件,而该基因表达时,碱基A与T配对可发生在。
(3)在家蚕遗传中,幼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2只纯合的雌雄黄茧黑蚕和2只纯合的雌雄白茧淡赤色蚕进行正反交,F1均为黄茧黑蚕,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①F1黄茧黑蚕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②让F2中黄茧淡赤色蚕与白茧黑蚕进行随机交配,理论上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均受到激素的调节,而动物的调节要比植物的更加复杂。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除了激素调节外,还有。
(2)人体内能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能否再分泌抗利尿激素?。科学家最早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了生长素,从根本原因上分析:人体缺少,致使植物体内合成的生长素不能被人体所分解。下图是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其中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3)当外界病原体再次“攻击”人体时,记忆细胞能识别突破第道免疫防线的抗原,可迅速增殖和分化出,最终消灭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