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说明
A.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
B.水稻根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
C.水稻根细胞吸收硅的能力弱,吸收钙的能力强 |
D.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
2个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1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另1个细胞的染色体末发生交换,则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ab、Ab、aB的数目分别是()
A.4、4、1、l | B.3、3、l、1 |
C.2、2.2、2 | D.2、2、1、1 |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冲动的传递现象依赖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
B.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C.突触前、后2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
D.神经元永远不会呈单个的、游离的细胞而存在于生物体内 |
细胞周期中,对药物作用相对不敏感的时期是()
A.G0期 | B.G1、G2期 | C.S期 | D.M期 |
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水解的生物分子是()
A.纤维素 | B.乳糖 | C.甘油 | D.ATP |
某自花闭花授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已知该植物的基本高度为8cm,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物高度就增加2c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本高度为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 6种可能性 |
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