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natre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
B.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C.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
D.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
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细胞器甲 |
67 |
20 |
微量 |
细胞器乙 |
59 |
40 |
0 |
细胞器丙 |
61 |
0 |
39 |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或核糖体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下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相关过程。某同学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图甲过程中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部分结构中的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
B.图甲中③的结构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的过程中没有O2参与 |
C.若图乙中曲线1表示图甲的结构①中放射性颗粒数随追踪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乙中的曲线2可表示图甲的结构②中放射性颗粒数随追踪时间 的变化规律 |
D.图甲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
如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中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 |
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合成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在糖蛋白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个细胞器上( )
A.核糖体 | B.线粒体 | C.内质网 | D.溶酶体 |
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
D.此图基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