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①,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②,见于面,盎于背③,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选自卷十三第二十一篇
注释:
①大行:指理想通行于天下。 ②睟然:润泽的样子。
③盎:显现。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②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
2、文段中多次谈及“君子所性”那么请问孟子所认为的君子本性是什么?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一、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喻适志与!
2、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3、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二、庄子在文中所说的“物化”指什么?他在文中提出什么主张?
师金①曰:“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蔪行周于鲁②,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出自《庄子•天运》
注:①本文反映的内容是颜回与鲁国太师金之间的谈话。②蔪:求。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②今蔪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2、从文中师金谈论如何治鲁的这段话中,你得到了哪些富有哲理的启示。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①。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庄子•齐物论》
①封:疆界、界线。
1、翻译划线句子
(1)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
(2)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2、庄子在论述宇宙之始时具体事物之间存在是什么?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1)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②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2)这句话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