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2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孔雀东南飞》文字,然后回答8—10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对此节诗采用的手法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A.排比和比喻 | B.夸张和渲染 |
C.赋、比、兴 | D.铺陈排比 |
“事事四五通”的原因,下面哪项不正确()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以促使焦母改变主意。 |
C.借此延缓别离时光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矛盾痛苦的心情。 |
D.本想精心修饰,但心烦意乱,不得不重来几遍。 |
作者着力描写这段的目的是()
A.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 |
B.表明刘兰芝对封建势力不甘示弱,有意在焦母面前示威。 |
C.表明刘兰芝有意装饰,怕回到娘家受到世人歧视。 |
D.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哀怨。 |
阅读下面《归园田居》,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少无适俗韵()
A.韵味 B.音乐 C.情趣 D.风俗
②桃李罗堂前()
A.排列 B.网罗 C.张罗 D.搜罗
③虚室有余闲()
A.空地 B.空宅 C.闲暇 D.闲宅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过野人家有感①
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②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③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之职。②臼:舂米的器具。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簸。这首诗一二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生活场景?试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①,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释:①飞鞚(kòng):鞚是马勒,飞鞚即纵马疾驰。 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风味,请简要分析。
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依据是什么?
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