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撒哈拉大沙漠,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这种沙鼠都要屯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但令科学家惊诧的是,当洞里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分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这样它们才能心安理得,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
被用于医学实验的沙鼠,尽管根本不缺草根和任何吃食,但它们还是习惯性地不能踏实。医生发现,这些沙鼠是因为没有屯积到足够草根的缘故。也许历史上曾有过的超长的饥荒给它们的祖辈带来的痛苦深深烙在了它们的遗传基因上,也许是沙漠艰苦卓绝的生存环境逼迫它们这样做,虽然每天都有不少沙鼠因为极度的焦虑而死亡,但是沙鼠还是在这个生存条件艰苦的大沙漠中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着,但也带给我们现代人许多启迪。请你全面把握材料,从一个或多个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超负荷的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帆布衣服,陈旧却整洁,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富人的代表,而清洁工是穷人的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敌视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富人羡慕起穷人来。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理科)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同胞,扶危济困、匡扶正义,而不能“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爱国”是个好词,该不该爱国不是一个问题,怎样才是爱国,一些时候却成了一个问题。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见解?请根据以上材料所给的信息,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文科做18题,理科做19题)
(文科)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朱永新
请根据以上材料所给的信息,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同伴遇车祸,先是在滚滚车流中舍命将其拖至路边,然后伏在其身边守望,亲吻,试图唤醒遇难的同伴……这一幕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狗——白色小京巴!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或启发,请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