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 A. | 《孟子》 | B. | 《庄子》 |
| C. | 《韩非子》 | D. | 《道德经》 |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由此他主张 ( )
| A.求强求富 | B.变法维新 |
| C.共和革命 | D.民主科学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
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 信中解放出来 |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
“理性一手拿着自己的原理,一手拿着根据那个原理研究出来的实验,奔赴自然。”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康德 |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也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有陆续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对明清社会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