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州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 |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
B. |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
C. |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
D. |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
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的统治秩序自相矛盾的是()
A.“有教无类” |
B.知之为知之 |
C.学而不思则罔 |
D.因材施教 |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查阅()
A.《春秋》 | B.《尚书》 |
C.《论语》 | D.《道德经》 |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农民阶级反抗封建统治的需要 |
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
C.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
D.有利于结束诸侯争霸的局面 |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到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加近4倍。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
A.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产量增加 |
B.封建农民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 |
C.各国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
D.战争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