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 |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 B. |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C. |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 D. | 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 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2 B.31 C.73 D.193
下图是中国近代广东的一家火柴厂的六耳火柴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这一时期 ( )。
A.广东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
B.“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 |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
D.轻工业发展较快 |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棵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 )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