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主张推翻君主专制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封建制度灭亡

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

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
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

居住在雅典的移民有可能拥有某种特权,但是要想拥有公民权通常很难;而罗马帝国的皇帝卡拉卡拉于212年宣布帝国所有的自由民都享有罗马公民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
B.古代罗马比古代雅典更民主
C.罗马帝国公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
D.雅典公民的政治素质会更高

下列历史事件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南京条约》
C.温州被设为通商口岸——《烟台条约》
D.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