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 |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
B. |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
C. |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
D. |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 D.商品经济的发达 |
下列文献中最早使国人扩展了视野并介绍了西方政治制度的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瀛环志略》 | D.《康輶纪行》 |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B.发展工商业,奖励发明 |
C.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天津条约》签字情景美国侵略者坐在清宫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